ABOUT US
对话文安智能商务拓展总监:如何在智能安防时代找到自己的落点
安全自动化 2018-05-18
作者 编辑部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安防市场进入了新的逐鹿阶段,在行业中存在着一些有自己独到定位、“精而专”的玩家。虽然不像大企业那般铺天盖地的宣传,但他们对于智能安防市场的战略部署以及对于用户的精准把握度都值得从业人员认真学习。本次我们邀请到北京文安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商务拓展总监郑强,对当前人工智能在行业的落地,以及对未来行业的发展进行探讨。
Q:a&s总经理、总编辑关玉娟
A:北京文安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商务拓展总监 郑强
郑强:文安智能是2005年成立的,那时候人工智能视觉技术还不这么叫,而是智能视频识别或者计算机视觉。从整个行业来看,我们与传统安防企业有所区别,是立足AI视觉技术,服务包括安防在内的垂直行业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的应用场景中,安防是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所以有许多新兴的AI企业寻找技术落地的场景而进入到行业里;同时传统安防企业也紧随行业技术变革,自然而然也加入到智能安防的竞争之中。
无论是之前“视频识别”还是现在的“人工智能”,其实都是受安防市场需求所驱动的。2005年左右,正值国外优秀安防企业到国内推广智能识别的热潮,包括国外的ObjectVideo、NICE等知名的企业。文安智能也是在这股热潮的背景下成立的。但当时,受限于技术本身的发展程度、配套软硬件基础环境等,智能识别技术大规模落地到安防行业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开拓安防市场的同时,我们发展了另外两个同样极具潜力的行业——交通与商业,来落地我们的智能识别技术,这么多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所以,文安智能的发展历程就是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到相应行业的过程。现在可以说,中国安防行业发展到现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
郑强:主要是非现场执法,例如通过摄像机,发现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交通市场对于智能设备有刚需,传统的方式是靠人去监控,但是在精准度及效果上都不尽如人意。运用视频智能识别算法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既强化了管控力度又缓解了交通问题,给交管局带来直接的业务提升。这些场景的解决方案很符合市场需求,所以发展很快。
在安防市场,现在大家都在谈人脸识别,但是用户现在并不是很清楚各个厂家的优劣,这并不像传统的安防市场,有很清晰的头部公司,因此,在目前阶段各厂商的机会就相对较多,文安智能也是一样。我们十余年来一直在做安防,同时通过交通、商业等市场的视频识别业务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有自信会比人工智能新兴企业在服务安防客户时更接地气,更了解用户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引导下的安防市场,新的竞争舞台需要新的技术创新,在人工智能视觉技术上我们已经有十几年的积累,对比传统安防企业相信我们是有技术优势的。
对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而言,安防市场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但由于算法门槛的降低,众多公司的大量涌现,使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应用落地也存在泡沫。安防行业本身经过几轮残酷的竞争,生存下来已属不易。后续人工智能大潮下的安防行业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应该在自身优势与劣势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郑强:文安可以提供从前端到后端,包含智能硬件相机、算法软件和智能平台的全套解决方案。这是参与当前安防市场的基本条件。安防市场经过多年发展,用户已经非常专业和成熟,再先进的技术,都必须围绕用户的核心需求提供完整方案,仅提供部分硬件单品,或功能单一的平台,很难与传统的安防头部公司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文安的产品主要是为特定的一些应用场景提供“精而专”的解决方案,配合核心的视觉识别应用,提供从前端AI摄像机到后端的智能应用平台(软硬件结合),更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
郑强:中国安防的最大市场在公安,我们也非常关注公安的“雪亮工程”。“雪亮工程”投资力度很大,同时要求要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建设统一融合的大平台,更强调系统输出的能力,也更关注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因此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按照统一的案例系统照搬,一方面地方基础设施差别较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具有场景要求,所以必须因地制宜。
在人脸识别上,安防有以下几种需求:一是公安抓逃,二是敏感人群监控,三是特定区域的进出口管理,这些场景都能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但显然系统解决方案就不一样了。我们也是针对这三种场景来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产品简单的抓拍率、识别精度等竞赛指标的表达。
从技术的进化角度而言,传统的视频管理平台也许将不再被需要,就像机器下围棋一样,机器的能力在某些领域是可以超过人的,人脸识别也是如此,由人观看的视频监控,99%的视频都是没有价值的信息被丢弃,等技术足够成熟,视频将不再需要由人观看,而是交给机器进行自动化筛选,甚至决策也可以由机器代替。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在特定的方面很有可能超越人类,如果这样的判断是准确的,那么未来安防系统将有可能围绕人工智能的能力进行设计和建设,而不仅仅是以人为中心的传统安防解决方案的附加功能。届时,传统安防行业将面临颠覆性的进化,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安防系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郑强:文安智能现阶段的定位就是通过海量视频图像分析,提取人、车、行为等关键信息,将非结构化视频转换为结构化数据。在未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用户的业务进行深度应用,这应该讲是更高级的解决方案,但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
人工智能的价值不仅仅是提供新手段辅助人们开展业务,更应该以机器不断替代人类或者减少人类参与为价值。以报警为例,如果将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手段,那么本质与传统报警并没有区别,价值点仍然是准确率及抗干扰性,那么这样的应用很容易在早期便被扼杀。当前人脸识别在实际的运用中,误报率并不低,这种辅助会变成用户新的“麻烦”,甚至不想再用。一种新技术在应用中,有利的背面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利因素,也需要包括使用者、服务提供者等相关各方,在“得失”的权衡中多一些理性,给技术创新以成长的空间。
郑强:“雪亮工程”我们肯定会参与,这个市场未来潜力巨大,而且当前也开放给所有的厂商进行竞争,同时也没有相应的标准限制,所以各家都可以将优势的产品进行竞争,虽然较为激烈,但每个人都会有机会。除了公安,我们也关注教育、能源等相关的视频的应用。我们本质上都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赋能到相应的视频应用场景中,有些细分行业会有独特的应用场景和要求,如果企业提前进入到这个行业,做出较好的模型,得到用户的认可,就会形成一定的行业壁垒,竞争优势就会更加明显。所以我们也在努力切入到细分行业,进去之后将我们的特点与行业结合起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郑强:文安智能的“明镜”人脸抓拍机等前端AI摄像机采用我们自己开发的双芯片(视频处理芯片与深度学习算法芯片)算法,主要针对动态视频应用的非配合场景。文安在嵌入式硬件开发上已经有多年的经验,所以能更好地实现算力与算法的结合。我们认为前端智能在这个阶段是必需的,摄像机内的智能处理可以更好的利用视频图像的原始码流的画质,同时也可以减小整个系统对编解码延迟、网络带宽等方面的依赖问题,适用性更广。在安防需求中,视频预警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智能识别的主战场,这方面对视频处理的及时性要求很高,所以前端智能肯定是趋势之一。
郑强:一方面我们通过自己做项目进行推广,另一方面是与行业的集成商进行战略合作,将智能视频方案融入他们的总体方案中。我们认为在现阶段自身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如果是平台集成商自己做人脸识别整体解决方案,他们对于前端性能的要求就会严苛,在这种情况文安的优势就会自动呈现。现阶段人脸识别运用中,用户对性能的考量是优先于价格的。人脸识别相机的性能高低也很容易被用户最直观的感受,也最容易体现出技术的价值所在。
现阶段人工智能的三个因素是算力、算法、数据。在算力层面,当前还是要看海外芯片厂商与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芯片厂商的角逐;在算法层面,具有一定行业及场景性,各算法提供商都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场景进行深耕;而在数据层面,当前还处于“砸钱”阶段,通过免费服务或者出资购买的数据等方式的厂商能快速获得数据。但安防行业智能应用显然不是仅靠人工智能就万事大吉的,实质上还是解决方案的比拼,要比具体方案对用户需求的适配性。安防龙头企业的方案更多的是标准化的,满足不了细分行业的个性化需求,而文安智能拥有深厚的算法研发和很多行业的经验积累,可以提供行业定制化的方案。这是我们的优势。
郑强:越来越多的新进者发现,通过自身的“一点”优势与安防头部公司的“整体”方案打是很难的,必须通过优势转化成方案,要更接地气,要不断的创新。
中国市场属于充分竞争,同时安防行业又有巨头的存在,空白市场几乎不存在,新进者必须要有打攻坚战的意识。
借着AI在行业刮起的风暴,结合行业过去的积累,一些传统具备技术实力的安防企业更清楚认识到该如何切入到细分市场,实现AI与具体解决方案的结合,实现智能方案的落地,未来企业的生存之道将演变成为精准的用户群组与实际技术能力的挂钩,通过最佳实践的AI解决方案,赢得用户的认可。相比新兴企业,这些企业在方案落地的时候,因为有着前期对产业生态的了解,能够更清晰地辨识出自己的位置所在。